“放牛班的秘密花园”原创出品
作者:sail2008
别激动,这真不是在骂你。我绝没有说你是“垃圾”的意思。我只是想请你没事儿起来走两步,边走边扪心自问,曾几何时,在至少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的工作中,是不是常常感觉空虚寂寞冷?或许,你眼中的“鸡肋工作”,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垃圾工作”。是时候做些改变了!
是“鸡肋工作”,还是“垃圾工作”?
朋友中不乏小有成就者,原以为这样至少算得上春风得意吧,但还是老有人给你大倒苦水:“兄弟,你不是号称资深分析师么?帮我分析分析嘛。其实我特焦虑,工作既累吧又没有存在感,挺没劲的。想走吧,这钱挣得还可以,底下也管着那么些人。想转型吧,又怕风险太高。对我来说这就像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该咋办呢?”
大哥,其实要我说,如果始终找不到意义感和成就感,要么是这份工作本身对你没意义,要么可能这份工作压根儿不适合你。那么这份工作就不仅是“鸡肋工作”,更有可能成为“垃圾工作”,你就得认真考虑是否需要做出改变了。
电影《大腕》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完美地示范了什么是最无聊透顶的炫富。李承儒饰演的精神病人操着地道的北京片子跟别的病友一通神侃:“…楼上边儿有花园儿,楼里边儿有游泳池,楼里站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you sir?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
如果说真有受启发这么干的主儿,我丝毫不感到奇怪,有钱,造呗。但令我感到惋惜的是那位英国管家。这位牛津剑桥科班毕业的所谓精英人士,就这么被发配到土豪暴发户家门口看大门儿,跟石头或金属做的狮子、佛像一起供着,感觉特不是滋味吧?
“垃圾工作”的定义
碰巧的是,美国人类学家davidgraeber最近出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垃圾工作》。他认为,在当代,许多被迫完成无意义工作即“垃圾工作”的职场人士,正面临着所谓西西弗斯困境。
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里的科林斯国王,因触犯宙斯而在冥界受罚。他每天都要把一块巨石推上一座小山的山顶,眼看着巨石从山顶滚落到山脚,再永远地、毫无希望地重复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
graeber如此定义“垃圾工作”:“它毫无意义,毫无必要,或者甚至有害,就连做这项工作的人都没法说服自己,或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所在。”更加悲催的是,他们还得假装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深信不疑。
他把他所定义的“垃圾工作”分成两类:
一类是没有社会价值的工作,一类是雇员几乎无事可做、却还要让自己假装忙得不得了的工作。
在他看来,总有那么一些职业看上去没做什么事儿,没什么用,甚至毫无意义。比如说为老板装点门面的花瓶副手,看守空屋子的博物馆警卫,为无能上司收拾烂摊子的项目主管或公关经理,以复制粘贴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信息搬运工,或明明闲得要死却假装忙得要命的职员。更有甚者,有些职业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别人制造分配“垃圾工作”。
一个人每周五天、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却是毫无必要,整个浪费时间,甚至有害无益,这得有多煎熬啊!
数据能说明问题
对英国和荷兰两国雇员的一项调查中,只有37%到40%的人认为自己“对世界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2013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对1.2万名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50%的人感觉自己的工作“既无意义也不重要”,另外50%的人则缺乏对公司使命的认同感。而在另一项调查中,来自142个国家的23万人中,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只有13%。
类似场景很熟悉嘛。在国内职场中,也有大把员工看上去像小蜜蜂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却只是无奈地重复着类似机器人一样枯燥乏味的工作,完全找不到意义感和价值感,对未来的方向一片茫然。
在生活与职业中这样的人我接触过不少,其中尤以八五后到九零后这个年龄段焦虑感增加得最明显。对这拨已进入职场一段时间、有了一定历练的老鸟来说,单靠兴趣爱好分析和性格测试已远远不够,缺乏方向感的swot分析也会显得苍白。
步入人生成熟阶段的他们,如果不能从过往经验中充分思考总结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规划自己的长期职业定位,那么“垃圾工作”的困境还将长期困扰着他们。
那么,“垃圾工作”是如何产生的?其背后根源在哪里?
其实,关于工作中价值浪费的研究早已有之。c.northcote parkinson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说过,“工作能填满一切它能填满的时间”。他干脆认为,在工作与为工作分配的人员规模之间,几乎毫无关系。
而graeber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理论。他认为过去几十年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大规模失业,而国家和社会层面却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扔出一大堆虚幻的工作,目的是掩盖大规模失业这个事实。
什么原因呢?
他认为这是出于社会控制体系的需要,使年轻人背负起沉重的债务,为了偿付债务而不得不接受没有意义的工作,进而变得温顺听话。
然而,也有不同观点认为,这个问题的出现,在于服务经济所固有的一个重大缺陷。众所周知,与制造业相比,服务性行业很难对其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精确的监控。
正如一位广告业高管流行于世的名言:“我知道我们的一半时间都浪费了,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半。”为了应对这种知识信息的缺失,公司高管不惜投入甚至浪费更多人力物力和时间,为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准备。
自动化未来将极大压缩“垃圾工作”生存空间
话题回到自动化上面来。
近年来,人与机器赛跑、机器抢走人类饭碗、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等话题不断被提及。
据牛津大学学者的一项研究估计,至少有47%的美国工作和54%的欧洲工作存在被机器取代的极高风险。
而在国内,无人机送货,自动驾驶汽车快递,自动化物流仓储管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司法、医疗和教育等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迫使我们产生越来越强烈的职业危机感。
在我们的上一篇文章《麦肯锡论自动化的未来:终身学习将成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麦肯锡研究人员明确强调:自动化将给未来职场工作技能需求造成巨大的转变,包括高级认知技能、社交情感技能与高级专业技能在内的“软”技能,和“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中企业与员工衡量成功的新标准。
到2030年,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人可能需要改变自己的技能组合比例,这不仅意味着自动化在某些场景下取代的人类工作数量将成倍增加,而且意味着针对新技能的终身学习对所有人来说都势在必行。
而对高级专业技能比如代码编程技能的需求,到2030年时将会增加55%。对包括主动性与领导力在内的社交与情感技能的需求也将激增24%。在高级认知技能中,创造力与复杂信息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也将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随着自动化对包括职场在内的整个社会影响日渐深刻,毫无意义、不创造价值、没有存在必要的“垃圾工作”,将很快成为被替代的工作、消失的工作,不可能有长期存在的空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去年年底,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词——“佛系”刷屏朋友圈,火遍整个网络。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佛系”的含义是一种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态度。一时间,“佛系青年”,“佛系买家”,“佛系恋人”,一系列“佛系”词语跟风出现。
职场也不例外,“佛系职员”词条是这么解释的:“对工作丧失热情,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索性放下执念,不喜不悲、不怒不嗔。”
尽管我们可以把“佛系”理解为年轻人对现代社会高强度压力下焦虑感的自我消解,但同时也要看到,过于“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从某种程度上看还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逃避。
人类之所以能胜过其他物种繁衍生息而创造出璀璨的文明,正是在于人类所特有的对自身与环境变化的高度警觉。
而当今世界,网络与科技技术以指数级速度迅猛发展,各种跨界融合不断深化,这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作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难道不应该抖擞精神,审时度势,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吗?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大变革到来之际而不知所措。
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或关注我们的同名各自媒体账号,与我们互动。
关注放牛班的秘密花园创业创新、新锐教育、人生之路的盗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