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无人机武器“stinger”模型。 (资料片)
9月14日,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的两处重要石油设施遭袭击,导致沙特关停一半的石油生产,影响全球原油日产量的5%。也门胡塞武装随后宣布对此负责,并宣称其使用了10架无人机对上述设施进行了攻击。由于可能参与此次袭击的无人机数量较多,有分析将这次攻击与“无人机蜂群作战”联系在一起。这次袭击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蜂群式攻击?这种攻击方式的威胁究竟有多大?如何应对这类攻击呢?
不是数量多就是“蜂群”
由于此次攻击中,胡塞武装宣称使用了10架无人机实施攻击,所以有人把它与“无人机蜂群式攻击”联系起来。不过专家表示,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蜂群攻击。
专家表示,无人机蜂群攻击至少要具备平台间的协同交互能力,众多无人机之间能够进行自组织组网,并可进行分工合作,通过高精度飞行姿态保持与同步,提高无人系统的组织性、机动性与协同性。目前,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比较积极。2016年,美国战略能力办公室与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合作,测试了无人机蜂群技术:3架f/a-18战斗机在加州“中国湖”海军航空武器站空射了超过100架“灰山鹑”微型无人机,“灰山鹑”蜂群无人机在协同时没有预编程,而是通过分布式大脑的决策形成有机整体,并能像蜂群那样相互适应。
2017年11月,无人机公司stratoenergytics发布了一款微型无人机武器“stinger”的概念。按照设想,它是一种微型的智能四旋翼智能无人机,直径不到10厘米,自带一个战斗部。它通过搭载的摄像头,能自动进行人脸识别,一旦确认目标,利用战斗部对目标进行“爆头”。作战时,通过大量释放这种无人机,实施蜂群式攻击。
反观这次袭击,和蜂群概念还有很大不同,这些无人机恐怕只是“一窝蜂”而上,以增强打击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蜂群无人机技术仍在演示验证阶段。例如,“stinger”的飞行距离和速度都很有限,必须首先将其投放到目标附近,而这是比较危险的。其次,在室内没有gps信号的环境下精确导航也是问题。最后,进行人脸识别的芯片可能仍需要小型化,当然,人脸识别也没有那么容易。
日益凸显的无人机威胁
这次无人机攻击事件对沙特的石油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沙特政府称,该国原油供应因此次袭击每日减少570万桶,约占其石油产量的50%,因此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类似的无人机袭击事件和无人机闯入敏感地区的事件层出不穷,使得小型无人机威胁日益凸显。
2018年8月4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出席一场军队纪念活动时遭遇无人机炸弹袭击。2017年6月,位于朝韩军事分界线附近的韩国江原道一山林中发现一架坠落的无人机,当时这架无人机已拍摄了数百张照片。2015年1月26日,一架民用无人机误落白宫。当时,这架约60厘米的四轴无人机从白宫东部大约10个街区远的地方起飞,飞越总统官邸后,在白宫东南部草坪上坠毁。如果当时这些无人机携带炸弹,恐怕将引起更为轰动的效果。此外,在叙利亚战场上,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也频频使用小型无人机对叙政府军和俄罗斯基地进行偷袭,不过针对俄罗斯基地的袭击大多数被俄防空系统挫败。
专家表示,上述无人机技术含量大多不高,或是基于消费级旋翼无人机改装,或采用了“航模级”技术,制造或获取都比较容易。尽管之前的攻击造成的损失不大,但往往可造成很大的政治影响。这显然也给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和重要活动的安全防护带来新课题。
专家认为,这些小型无人机频频制造重大国际影响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这些小型无人机平时不容易被探测到。它们体型较小,飞行高度低,速度又较慢,传统雷达探测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大多数国家对这类超低空小目标不能实现全境覆盖,一旦从内部发动偷袭,或穿越边界线,就容易得手。二是有关国家缺乏有效的拦截手段,防护上也有些放松。三是这类攻击往往出现在重要场合和时机,即便造成的损失不大,影响却不小。
探测、拦截、驱离各有办法
专家表示,近些年无人机攻击取得成功应该说还是“出奇制胜”,这次袭击成功也因为出其不意。实际上,各国已经研制了完善的无人机探测、跟踪和拦截反制系统。如果事先部署较为完善的防御系统,至少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
处置这类无人机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发现难的问题。除了不断改善雷达性能,增加临时部署点以外,还可通过多种手段辅助探测。第一种就是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目前这类系统已经很成熟,广泛用于对空、对地探测。而由于其体积小,不对外辐射电磁波,很适合布置在城市要地附近,探测小型目标。
此外,还可通过无线电环境监控来探测无人机。一旦发现无人机控制信号,便可发出预警,而且还可以对其控制源以及发送无线电信号的无人机进行定位。这种主动探测与被动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较大概率探测到重点目标周围的小型民用无人机。
过了探测关,还要过拦截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硬杀伤”。一些防空火炮和导弹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实施拦截。驻叙利亚俄军基地多次遭小型无人机袭击,大部分无人机被俄军“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击落。当然,在闹市区,高炮和导弹造成的附带损伤可能比小型无人机的损害更大,这就催生出新的硬杀伤手段——激光器。目前,反无人机激光器几乎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即便没有有效物理杀伤,甚至在没有发现无人机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软杀伤”手段驱离或迫降小型无人机。目前,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主要通过gps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施定位导航,如果阻断了其导航通道,那么这些无人机可能就会成为“无头苍蝇”。在重要目标附近,通过gps干扰,迫使无人机无法接收导航信号,就可能驱离或迫降民用无人机。俄克里姆林宫周边甚至采用gps欺骗技术,将克里姆林宫附近的gps信号置换为另一个区域的信号,让民用无人机“晕菜”,即便进入相关区域,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目标。
除了压制gps信号以外,还可以干扰无人机的控制链路,使无人机失控,或获取其控制权,进而迫降、驱离无人机。
据环球时报